首页

上校女王TJ视频 在线

时间:2025-05-29 07:46:39 作者:端午竞技“花式”开赛 浙沪12支队伍上演“龙舟斗牛” 浏览量:28963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大国领袖念兹在兹。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彰显务期必成的笃定信心。“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鲜明要求传递狠抓落实的坚决态度。

  01

  锚定目标:建成教育强国

  这是时隔6年召开的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两次全国教育大会,都是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召开。两次大会上,总书记都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问候。今年这次大会前,总书记还接见了参加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代表。

  △2024年3月,习近平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当时他说,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总台央视记者覃思拍摄)

  6年前的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次大会以来,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更加坚定,路径更加清晰。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同时要建成的还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等。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

  去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围绕“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作出系统阐述。

  △这是北京育英学校的科学教室。2023年5月,习近平在这里调研时,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在今年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这也是继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我国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部署。

  02

  我们要建成怎样的教育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什么模样?

  去年5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除了重申“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

  《时政新闻眼》注意到,两个多月前的“科技三会”上,总书记也曾描绘科技强国的模样: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等。

  △2024年6月上旬,习近平给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勉励他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图/视觉中国)

  建成教育强国,要依靠怎样的基本路径?

  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

  在讲话中,总书记还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包括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

  从六个“力”,到五对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为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闽江学院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习近平曾为该校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03

  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作出系统部署

  建成教育强国,除了明晰目标、把握规律、认清路径,还要有扎实行动。

  在今年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2021年6月,帮助数千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人民教师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总书记首先强调的,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浇花要浇根,育人须育心。在6年前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重中之重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办好思政课,是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今年6月到青海考察的第一站,总书记就来到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观摩一堂思政课。

  如何抓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2024年7月,江苏南通,学生们参加暑期思政课实践活动,参观红十四军纪念馆。(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在大会上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去年5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就曾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2023年7月,习近平调研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强调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图/视觉中国)

  总书记还强调了其他几项重点。

  比如,教育公平问题。

  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这次大会上,总书记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等提出明确要求。

  比如,教师队伍建设。

  强教必先强师。总书记曾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去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总书记还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这也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个多月前,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建成教育强国,同样时不我待,需要行动起来。正如总书记所说,“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潘展乐晋级半决赛

中国是版画的故乡,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是艺术家通过刻刀、油墨等工具在板材上精心雕琢,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它可以呈现细腻线条和丰富色彩,展现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独特质感,同时具有可复制性,在艺术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天津人艺携《雷雨》首登首都剧场一展经典魅力

据广东省气象局介绍,气象联合基金初始合作期为2024年至2026年,重点支持粤港澳地区的科研单位开展气象研究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和原创探索。2024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涵盖气象监测、数值预报模式、天气气候机理与预报及气象应用与服务等四个领域专题。

福建武警开展勤训轮换 提升执勤作战能力

11月28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11月28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

吴微微代表:为实现“天下无诈”的理想全力以赴

上海港战略布局沿海沿江内河港口稳步推进。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连续13年全球第一,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全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上海港连续12年位列全球第一。今年1-8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1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6%。(完)

外媒:目击者称黎巴嫩南部至少遭受两次空袭

2024年是中央统战部帮扶赫章县的第36个年头,其间先后派出34名优秀干部在赫章挂职帮扶,联引助力赫章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央统战部围绕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化扶贫、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工作,累计引进各类帮扶项目资金及捐赠款200余亿元,捐赠各类物资价值约1.3亿元,培训基层干部6500余人次、教师12000余人次、医务人员8200余人次、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4600余人次,并帮助协调多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